10月26日下午最早出现在金投网的一则题为《宝钛集团拟并购乌克兰Motor Sich航空发动机厂商》的消息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关注,文字内容最吸引投资者眼球的是:“宝钛集团顺势而为,悄然启动了并购乌克兰航空发动机厂商马达西奇(MotorSich)的战略计划。”爆炸式的新闻标题和内容得到迅速传播,国内各大知名网站也纷纷转载,一时间间众说纷纭,迅速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效应。10月27日宝钛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宝钛股份以17.37元收报涨停板。同天,宝钛股份发布澄清公告称:“宝钛股份获悉上述报道后,及时对相关情况进行了核实,经询问本公司控股股东宝钛集团有限公司,不存在媒体报道的所谓宝钛集团拟并购乌克兰MotorSich航空发动机厂商事宜。”10月28日,宝钛股份收盘16.61元,股价下跌4.38%。一石激起千层浪,纵观这则引发钛行业内高度关注不实消息出台的始末,折射出看似平静的钛行业市场,实际上暗流涌动。
针对这则不实并购传闻,笔者认为一个方面是股票市场利用传闻对宝钛股份这只股票进行的炒作,借机抬高股票价格从中获利。这个方面我们暂且不做探讨;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引发了我们对国内钛企业间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的思考。
优质资产重组,强强联合成为行业突围的新模式。以钛白粉行业最大的并购重组案佰利联定增并购龙蟒钛业为例,龙蟒钛业号称是国内最大的钛白粉加工企业,有着“四川钛白粉大王”之称,技术实力雄厚,市场占有率高,截至2014年年底龙蟒钛业的钛白粉产能达30万吨,实际钛白粉产量为29.5万吨,居行业第一位,可谓是国内钛白粉行业的龙头大哥。佰利联7月7日发布公告称,非公开增发预案已获证监会受理,将募集资金102.6亿,用于收购龙蟒钛业。2014年佰利联产能22万吨左右,实际产量19.48万吨,居行业第二位。二者联合后,将掌握国内钛白粉行业绝对的话语权,收购完成后佰利联将一跃成为全国第一、全球第四的钛白粉企业,年产能将达56万吨,约占国内生产总量的20%,仅次于杜邦116万吨、亨斯迈90.2万吨和科斯特77.8万吨,占据国内钛白粉行业绝对龙头地位。国内生产钛白粉的上市公司共有四家,金浦钛业拟收购江苏钛白集团有限公司,近期中核钛白也与多家企业传出合作“绯闻”,行业的兼并重组大潮已经来临。
除了钛白粉企业间会出现并购重组以外,会不会在海绵钛生产企业或者钛材加工之间也会出现强强联合,资产重组呢?可是国内生产海绵钛的企业由于市场需求的原因,已经是积重难返,许多企业争相上马的产能,很快将成为困难和包袱,产能严重过剩,只有优质资产重新整合,才能继续生存。国内钛材加工企业在逐步进入“寒冬”,中低端产品市场的价格战、消耗战,通过不断洗涤沉淀,会使许多优质钛加工企业成为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想要挖掘的“金矿”,成为政府争相扶持的对象,成为并购重组的首选。宝钛集团拟并购乌克兰Motor Sich航空发动机厂商的不实传闻看起来似乎不太可能成为现实,但是国内航空发动机产业的短板,又不得不让我们浮想联翩,用一句网络流行的话说,就是“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行业重新洗牌悄然进行。国内钛市场千变万化,钛行业从“春天”走向“秋天”,又步入现在的“冬天”。整个行业从钛矿到海绵钛再到钛产品的市场价格均处于历史低点。国内钛企业需寻求新突破,市场需要新空气,重新洗牌,兼并重组成为企业适应市场需求的一个新选择。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副会长王向东曾说:“我很鼓励大企业适时的兼并重组,但前提是应一门心思把技术、管理做好。在钛产品方面,基础性的东西我们没有问题,但在高端上我们与国外差得比较远,也就是我们在尖端技术上较落后。”6月13日中航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与贵州省国资委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称,贵州省国资委将创造条件先行对其所属的钛行业龙头企业债务进行重组,剥离社会化职能,然后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支持中航重机对其所属独资企业进行战略重组,实现技术改造及产业转型升级,形成贵州钛产业集群。
而行业出现的新动向亦表明,仅国产大飞机C919下线一条新闻就使得宝钛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宝钛股份的股价连续三天涨停,虽然C919钛合金用量只占到机身总重量的9.3%,可是它填补了钛复合材料装备在飞机领域“中国制造”的空白,比起重组的传闻好像来的更具体,更实惠,更具有可操作性。
纵观这次传闻出台的始末,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宝钛集团并购外国企业虽然是空穴来风,可是为什么会引起行业内的高度关注?值得肯定的是钛企业适时进行并购重组,不仅会成为焕发行业生机的一个选择,也有利于企业间实现合作共赢,优势互补,成为提高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掌握核心技术,提升市场占有率的一条捷径。